中国矿业城市在转型中前进

[复制链接]
查看5079 | 回复0 | 2012-5-11 0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vtyujun 于 2012-5-11 09:25 编辑

10257303_987924.jpg
红土奇观云南东川
说明:东川是昆明下辖的一个区,可能是目前国内离省会城市最远的一个行政区了,从昆明出发驱车200多公里后,虽然早已在高山深谷当中,但你发现你还是在昆明市,这时你尤其会感受到这点.1958年东川就已经设市。当时,东川是国内著名的铜矿基地,和大同、鞍山一起,成为中国第一批矿业城市。但随着铜矿资源的枯竭,东川矿务局破产。因矿而生的东川,也从省直属的地级市,降格为昆明的一个区,成为中国第一个降格的老矿业城市。1998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另外一个让东川闻名于世的是泥石流。也是因为数百年的采矿导致植被被破坏,东川泥石流暴发频繁、类型齐全,被称为“世界泥石流博物馆”,成为世界泥石流学术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中国科学院还在东川成立了泥石流观测站。
      但是东川现在的出名好像都不是以上拥有的这些尴尬纪录,而是它拥有的大片壮观的红土地.甚至有专家认为,东川红土地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比巴西的红土地还壮美。
      
      今年是全国政协根据全国政协委员和矿业界人士的呼吁,经过专题调研和常委会讨论,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采取切实措施缓解“四矿”危机的建议》10周年。
  全国政协的建议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一战略决策。
  国务院在经过一系列调研之后于2007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10年来,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全国政协的建议不仅得到采纳,而且对于缓解“四矿”(矿业、矿山、矿工、矿城)危机,特别是对于推动矿业城市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矿业城市的基本情况
  矿业城市是指因开发矿产资源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市。据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城工作委员会余际从、刘粤湘等人结合国家统计局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目前有矿业城市(镇)232座。在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其中,地级市97座,县级市81座,矿业镇54座。
   中国矿业城市(镇)拥有3.1亿人口,800多万名矿业职工,2010年矿业城市(镇)生产总值达75000亿元,占全国GDP的20%。矿业城市是我 国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目前矿业城市为国家提供了93%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石油、80%以上的铁矿石、70%以上的天然气和非金属 矿产资源。
  中国矿业城市按其矿业开发程度可划分为青年型、壮年型、老年型,也可称为成长型、鼎盛型、衰退型。在现有的地、县两级178座矿业 城市中,成长型19座,鼎盛型104座,衰退型55座。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矿业城市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状态。因为通过西部大开发还会有一些新的矿业 城市兴起。
  转型是矿业城市特殊发展规律的要求
  矿业成为矿城惟一或主要的支柱产业。而矿业开发的对象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采一点 就少一点。在一个矿城范围内的可采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矿业城市如果没有其他支柱产业和替代产业支撑,就必然会由兴起到发展再走向衰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矿业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矿业城市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有400 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而即将闭坑,有1/4左右的矿业城市可采资源不足,矿业生产下降,导致城市经济下滑,城市财力大减。阜新市1987年年产原煤1019 万吨,到2002年下降到年产500万吨,2000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增长0.2%。焦作市在鼎盛时期煤炭年产达690万吨,到90年代下降到300万吨左 右。“九五”期间,焦作市经济增长年均3.5%。云南东川市在历史上为我国的铜工业发展曾做出重要贡献,但因探明可采资源枯竭导致东川矿务局破产倒闭,城 市的建制被撤销划归昆明市作为一个区,30万城市人口中40%失业。由于矿山闭坑,一些矿业城市工人失业,一度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为避免“矿竭城衰”,就必须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推进城市转型,改变城市发展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开发的状况,变单一矿业产业的矿业城市为多元经济的综合性城市,解决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矿业城市转型战略的选择
  1.矿业城市转型模式
  世界各国矿业城市转型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弃矿型”,一类是“拓展型”。
   采取“弃矿型”转型模式的城市是实行彻底放弃矿业产业而另走一条新路。如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小金山市,利用原有矿山遗址建设了一个矿山博物馆来发展旅 游产业,使城市获得了新生。波兰的克拉科夫、哥伦比亚首都附近的盐矿均不再开采,而利用废弃矿址建成地下盐矿博物馆和盐矿艺术馆,使旅游业成为这些城市的 支柱产业。
  采取“拓展型”转型模式的城市是在继续挖掘资源潜力发展矿业的同时,发展其他一些非矿业产业。如美国休斯敦即属于这类转型城市,通过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得城市获得新的发展。
  中国矿业城市转型是采取“拓展型”模式,即在通过加强危机矿山找矿,继续挖掘矿业潜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其他接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矿业城市转型机制模式
  世界各国对矿业城市转型机制的选择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欧盟一些国家的政府主导模式,二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市场主导模式,三是日本的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模式。
  中国矿业城市转型机制大体可归纳为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城市与企业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转型机制。
  3.产业结构转型模式
   中国矿业城市在推进转型过程中,都在着力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尽管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大体都在走“工业强市”,一、二、三产业同 步发展的道路。焦作市1990年第二产业占46.5%,2000年为50.6%,2010年为68.6%,2011年进一步增长到69.7%。在第二产业 方面,普遍做法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接续产业相结合。宁夏石嘴山市就是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强、三产做优”的思路,来实现产业整体转型。其他矿业城 市也大体如此。
  4.矿业城市转型战略方针
  (1)多元发展战略。矿业城市除继续挖掘资源潜力发展矿业外,还要延长矿产品深加工链和发展非矿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
  (2)适度开发战略。就是妥善处理矿业开发近期效益与矿业长远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矿山拥有的可采资源量,把年度开采量定在一个适当的限度内,以尽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以便为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推进城市转型赢得时间。
  (3)集约经营战略。通过对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整合,对小矿山、小企业的整合重组与改造,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城市经济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4)绿色矿城战略。实施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抓好生态修复与保护,建设绿色矿山、园林式城市、卫生城市、和谐城市,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双赢。
  (5)科教兴城战略。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与推进科技创新来为城市转型提供动力。
  (6)筑巢引凤战略。为扩大开放,吸引外部人才、技术和资金进入矿业城市创造条件,需要在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作出努力。只有筑好巢,才能引凤来。
  (7)城矿互利战略。通过转型,理顺城市与矿山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分工,进一步加强合作,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互利共赢。
   (8)国家扶持战略。矿业城市在自身努力推动转型的同时,还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国家已分3批先后公布了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镇)转型名单,出台了关 于深化矿业城市转型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2007年~2011年,财政部已先后拨付了303亿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有力地促进了矿业城市的转型。
中国矿业城市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初步优化。我国目前初步形成了“矿业与非矿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如阜新市已由煤炭 一业独大转为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新型能源三足鼎立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家首批公布的焦作、阜新、盘锦、白银、萍乡、个旧、辽源、石嘴山、大冶等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8.3%下降到2009年的13.6%。
  第二,矿业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据有 关资料统计,2000年~2010年间,焦作、阜新、盘锦、铜川、个旧、东川、大冶、白银、枣庄、景德镇等10座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长幅 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焦作等10座矿业城市地区的生产总值2010年达5276亿元,为2000年1142.5亿元的4.97倍,为同期全国GDP总量增 幅的4.01倍。
  第三,矿业城市财政状况显著好转。焦作等10座城市2000年财政收入仅为48.67亿元,而2010年增长到422.67亿元,为2000年的8.68倍,高于同期全国增长幅度的6.2倍,在全国财政收入总量中所占比例由0.36%上升到0.50%。
   第四,矿业城市的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据国家发改委资料统计,焦作等10座城市的城镇居民平均收入由2000年的5014元增长到2010年的 15969元,增长达3.18倍,而同期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为3.04倍。焦作等10座城市的农村居民收入由2000年的2107.5元增长到 2010年的6272元,增幅达2.97倍,而同期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为2.62倍。
  第五,矿业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在逐步改善。据发改 委资料,2007年~2010年,焦作、阜新、盘锦、个旧、东川、景德镇、萍乡、白银、大冶、辽源、白山、石嘴山等12座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沉陷区拆迁和 棚户区改造完成建筑面积1423万平方米,约28万户,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第六,矿业城市环境开始改善。据发改委资料统计,近4年来,首批公布的焦作、阜新等12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29万公顷,复垦耕地1719公顷。城市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矿业城市转型的几点经验
  中国矿业城市在推进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 观念创新。矿业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狠抓观念创新,在思想观念方面实现了一系列转变,由过度依赖单一矿业产业向依靠多元产业转变,由重开发轻保护向开发保护并 重转变,由自我封闭向对外开放转变,由固守国有经济向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转型工作的大发展。
  第二,统筹规划。为 了有序推进矿业城市转型,各矿业城市根据国家发改委编制的转型规划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和各省市的布局和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普遍编制了城市转型工作总体 规划,对城市功能定位、转型目标、转型机制、转型动力、转型途径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从而明确了转型工作的路线图。到2011年,已有44座资源枯竭型城市 的转型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查论证。
  第三,量体裁衣。矿业城市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推进转型的突破口。如河南焦作 市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转型突破口,形成了以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为主体的“五大景区”和“十大景点”旅游产业,2010 年接待游客1958.99万人次,旅游收入147亿元,是2006年的2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1.8%,已成为焦作市一大支柱产业。
  第 四,项目拉动。各矿业城市普遍把狠抓项目拉动作为推进城市转型的核心动力。焦作市自2007年以来,先后推进实施了428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发展接续产 业项目310个,改善民生项目35个,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项目83个,总投资1300亿元。辽宁阜新发挥比较优势,于2008年~2010年在产品加工、 液压装备、新型铸造、氟加工、板材加工制造、新型材料等6个重点产业群,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688个,已竣工项目367个,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 1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的40%。
  第五,借力发展。矿业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在充分发挥内部潜力的同时,不断采取多种措施来吸引 外部资金、技术和项目,借助外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转型。甘肃白银市仅2007年~2010年间,就引进招商项目500多个,完成投资118.9亿 元。云南个旧市利用本地锡加工产业的技术优势,从湖南、内蒙古、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等地开拓了资源新领域,来发展锡加工。2010年,外来原料所占比 重从2006年的41%提高到85%。
  第六,未雨绸缪。黑龙江大庆市早在资源开发处于鼎盛期的1992年初,就开始筹划发展接续产业的“二次创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城市经济已经逐步由石油“一业独大”,向以石油为基础,石化为主导,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多元”转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矿业城市的转型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就,但这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矿业城市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还有很多现实的和历史遗留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所以,矿业城市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奋斗、扎扎实实地把矿业城市转型推向前进。
来源:中国矿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