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复车 “热”战湘江畔

[复制链接]
查看11525 | 回复14 | 2012-5-13 23: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513202506971.jpg


    5月8日,一场雷雨,天气稍微凉爽了几分。然而,湘江边新源码头上,偌大的吊运平台看不到一丝水迹,温度还是太高了,降雨落到地面马上气化成了蒸汽。

  下午,大雨稍停,重装公司复车队员们从车底钻了出来,顶着透出云层的太阳,又忙活开了。


  使用液压加力器给力拓车车毂加力后,负责行驶系统的李灿反复测试力矩,还是差了一点。于是,他又和队员们扛起了2米来长的扭力扳手,进行人工微调加力:“一二三,摁……”有节奏的口令声在空旷的江边传得很远。


  人工加力是个力气活,它利用杠杆原理,由两个人拖举着螺帽,另外两个人在力臂另一头用力往下压。一个直径5㎝的螺帽,人工加力得10余次,而一台车上这样的螺帽有112个。眼看人手还是不够,安全监督员也加入了进来,大家一齐使力,好一会儿才将一个螺帽拧紧到位,5条大汉浑身被汗水浸透。


  “4天复1台车,26号完工,是我们这个月的重点任务。力拓车不完工,我们就不下‘火线’!”在码头蹲点的大车车间行政主任胡震宇边抹汗边告诉记者。


  力拓4台大车是新源码头的第一批装运货物。记者现场看到,码头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工,现在只有两间临时活动板房提供给复车队员们,一间放置工具,另一间作为临时休息室,条件非常简陋。


  每天,20多名复车队员分作两班,轮流值守公司本部和码头,早上7:00从下摄司统一乘车,晚上8:00再回家。胡震宇说,随着发货日期临近,队员们回家的时间可能要更晚了。


  复车队员周熙曾在内蒙准格尔矿从事现场服务一年多,他对力拓车最大的印象是整体性能优越,故障率非常低。他说,造力拓车,给我们做好大车产品提供了标准和借鉴,能亲身参与复车任务,再累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据悉,4台力拓车将在5月底完成复车,之后将整车发运至澳大利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nvtyujun | 2012-5-16 08: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本月31日会在码头有个隆重的交车仪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2012-5-14 23:26:26
为什么在发货地复车,而不到购方现场工地复车?,针对国内另一矿车巨头,这湘电有什么目的,请哪位高手发表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invtyujun | 2012-5-15 09: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 124.228.83.x 发表于 2012-5-14 23:26
为什么在发货地复车,而不到购方现场工地复车?,针对国内另一矿车巨头,这湘电有什么目的,请哪位高手发表 ...

我想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吧,其一到购买方去装车的话,兴师动众湘电的费用成本太高;其二可能就是购买方自身提出的这种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cccw | 2012-5-13 23: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来自湘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uhui1121 | 2012-5-14 00: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报道,个人觉得有两点疑问。一是为啥不使用好一点的定扭矩液压扳手加力,这种专用工具现在不难买到,可惜国内的生产厂家没有做得好的,好用的一般都是进口品牌的,价格贵一点。二是湘电的车在准格尔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为啥对卖给国内用户的车和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车执行双重标准,出口就严要求,卖给国内的就故障率比较高,让国内的客户如何支持国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2012-5-14 06:27:37
看人下菜碟,
食品、玩具各个行业也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游客| 2012-5-14 09:04:21
搞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invtyujun | 2012-5-14 0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yuhui1121 发表于 2012-5-14 00:04
看了这篇报道,个人觉得有两点疑问。一是为啥不使用好一点的定扭矩液压扳手加力,这种专用工具现在不难买到 ...

应该还是素质上的差距吧,不管是生产制造商还是矿山使用方,都是如此。绝不是说湘电故意要制造什么双重标准,而是迫不得已。湘电这四台车,力拓负责监造的人员全程跟踪参与,非常专业和敬业,所以有理由相信,湘电的这四台车,总体质量能够上一个台阶。我们只是希望湘电能够通过这四台车的制造,真正带动和提升其整车的制造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2012-5-27 21:32:29
1.16湘电网站快讯《一路畅通驰“煤都”》此文如下:数九寒天,在“塞外煤海”内蒙古神华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白雪皑皑、寒风凛冽。运输线上,一台正在进行工业试运行的300吨电动轮自卸车冒着风雪威武前行,黄色的车身,科技蓝的标识格外引人注目。
顶风冒雪忙抢修
  “什么!举升泵故障?”刚从矿山下来的重装公司技术副总经理梁小波“噌”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没有犹豫,他带着技术保障队员冲进了暗夜。
  傍晚时分,一场冻雨让露天矿区分外寒冷,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多度。技保队员一番紧张排查后发现,冻雨使得大车举升困难,一车煤无法卸载。而按照操作要求,遇到雨雪天,大车要卸载停运,进行保养检查。梁小波调来一台220吨自卸车,将其举升缸嫁接在300吨大车上,顺利卸载。
  夜更冷了,黄土矿渣行车道几经碾轧,碎冰和黄泥搅成了泥池。车子重新发动,必须连接上用于冷却牵引电机的帆布通气管。可当队员们抬起这个重达百斤的家伙时,才发现它受冷收缩了半截,搭上一头另一头短了,几个大汉拉扯半天都无济于事。
    “把驾驶室里的矿泉水纸箱和胶布拿来,做个简易接筒试试?”在梁小波提议下,一个纸筒子竟成功让大车重新发动了起来。
  晚上8点,大车回到驻地,大家顾不上休息,安检、赶制新通气管……第二天清晨,当大车又驰骋矿山时,技保队员才揉着红肿的双眼酣然入睡。
260项攻关炼“金刚”
  300吨电动轮自卸车,创造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同车型的载重之最。如何创新提升大车性能,成了摆在重装科研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底盘是大车承重所在,关系着车辆使用寿命。在定位为高性能拓展市场份额精品车型后,独立悬挂前桥的专用底盘设计成了最大的“坎”。
    时间倒退一年。设计人员奔赴各大矿山进行现场考察,无数个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分析、设计,甚至吃饭和走路时也在不停地勾画着设计过程。经过一番“折腾”,一个三维立体的独立悬挂前桥底盘,在行驶系统主管陈宏的电脑上逐渐成型了。这有别于近年所开发车型,创造性地将前独立杆筒兼做前桥主销,节约了空间,也提高了大车可靠性。
  一张图纸,一叠小纸片,两支笔,车辆5大系统主管彭国谱和陈宏往往要“争”上半天。作为转向动力杆连接部件,像转向节臂这种空间结构复杂的铸件,空间越小越好,可液压系统要与之兼容,又需要一个适当的空间。
    面对这样的矛盾,陈宏说:“反反复复修改多次是常家便饭,有时为了精益求精,部分设计会推倒重新来做。”这一年多来,几乎每个晚上,组里的老同志和年轻同志都齐聚办公室,就白天遇到的技术问题展开讨论,来回交流二三十次才能达到设计合理性与兼容性的完美结合。
  截至目前,300吨自卸车共完成技术攻关260余项,申报并获批申请专利21项。黑岱沟露天煤矿样车自去年11月30日进行满载试运行以来,累计运行近200个小时,完成剥离量近3万立方米,车辆运行平稳,各项指标优良。
这种事千万不要发生在澳大利亚,否则就丢大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