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来袭 看世界各国的斗雪之道

[复制链接]
查看7039 | 回复1 | 2011-4-18 2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2007年2月24日捷克布拉格机场使用工程车清除跑道积雪。
1081030213623.jpg

这是2006年1月24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市政工人使用小型清雪机清理道路积雪。
1081030213648.jpg

这是2008年1月25日在俄罗斯的萨马拉,一台特制的除雪车清理铁轨积雪。大雪导致这里的学校和工厂关闭。
1081030213704.jpg

这是2007年1月25日德国德累斯顿机场的地勤人员在飞机起飞前向机翼喷撒除冰剂。
1081030213720.jpg

  斗雪之道

  ※加拿大举国协作

  加拿大冬天漫长多雪,各地政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高效和系统的应急对策。

  在加拿大,及时清理积雪,保障道路畅通,责任主要在各省市政府。其中省政府负责辖区内高速路,市政府负责市内道路,但位于国家公园内的高速路路段则由联邦政府负责。据统计,加拿大全国每年清雪费用高达10亿加元(约合人民币71.7亿元),各级政府也都有专门的年度清雪预算。各省市都常设清雪机构,与私人清雪公司协作防灾。

  加拿大清雪基本靠机械化作业,每个城市都配有系统的清雪设备,如铲雪车、撒盐车、融雪车、扬雪机、运雪车和除冰车等。铲雪车又分为主路铲雪车和人行道铲雪车。而如视不同情况,撒盐车的盐有干湿之分,成分不同等。

  加拿大清雪不仅有轻重缓急之分,还有时间要求。最优先清理的道路是高速路和城市主干道,其次是高速路辅路、公交路线和有坡路段,最后是其他街道。高速路和主干道的积雪,一般要求在雪停后2小时至4小时完成,高速路辅路和公交路线则在雪停后4小时至6小时,其他道路最迟不能超过雪停后24小时。专门人员从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都会紧密跟踪天气预报,并在所辖范围内24小时巡逻,实时监控路况,一遇紧急情况,启动相应方案。

  为把暴风雪的影响降到最低,加拿大各省市特别注重调动全社会的配合和参与。加环境部网站不仅每天分时段公布各地市详细的天气预报,还提供未来一周的每日天气预报,并及时发布暴风雪等极端天气警报。同时,各省市都设有免费的实时路况信息热线。电台和电视台一般是每隔半小时播报一次当地天气和路况情况。各省市也都把清雪的预算、作业程序和标准以及投诉电话等公布在其官方网站上,供公众监督。

  加拿大各省市还常常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介绍防范冰雪天气的知识和技巧,如:

  1、进入冬天前给汽车更换雪胎;

  2、跑长途时,及时查看天气预报和路况、合理安排旅程;

  3、汽车内要常备水、急救药物、手电筒和打火机等,后备厢要常备防冻液、小桶汽油、雪铲和小包装的盐或沙子;

  4、若有暴风雪预报,尽量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并储备48小时用的食物、药品和水等。

  ※日本鼓励“自救”

  日本是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在北海道和北陆等东北部地区雪灾比较常见。但是相比台风、海啸、地震,雪灾在日本人眼里只是小灾。日本北方人的汽车后备厢里,少不了的就是轮胎防滑链,而当地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定时出动推土机式的扫雪车,保证交通干道的畅通。在日本北方,房顶造得非常瘦削,以避免积雪压塌天花板。

  而在日本南部,降雪也会造成问题。因为下雪即化,于是路面积水,继而就可能结冰,这是日本冬季交通的大敌。不幸的是日本地势崎岖,颇多坡路桥梁,使这种危害越发严重。日本人为此研制出了不少的除冰车。但更实用的方法却在路边。在日本公路多坡、桥的地方,路边常可以看到一个个黄色的塑料箱,造型仿佛救生艇,标明是日本政府的财产,有“自由取用”的字样。下雪天,经常会有日本人带着塑料桶,从这种箱子里面用铁锹取些白色的晶体装走。这些塑料箱里装的,都是化冰剂,主要成分就是盐。但它为什么可以自由取用呢?这是因为日本住宅拥挤,有许多小路极为狭窄,很少会有外人走动,政府除冰雪的车辆去这种地方又困难又不经济。而免费提供化冰剂交给居民自己去撒,居住区的路面通常都保持得很安全。表面上看白给化冰剂是吃亏,实际上算一算扫雪的人工,日本政府才是赚了。

  ※瑞士技术至上

  瑞士是世界著名滑雪胜地,也是雪崩频发的地方。为此瑞士境内不少滑雪场都设立防护、监控及警报系统。位于达沃斯的瑞士联邦冰雪和雪崩研究所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家专门研究所之一。这个研究所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设立多个远程自动观测站,站内配备测量风速、积雪厚度和温度的仪器。观测站收集到的数字传送到达沃斯之后,研究所进行分析,每天两次向公众发布雪崩预警报告。

  瑞士一家体育公司向滑雪爱好者推出名为“生命包”的气囊滑雪服,类似救生衣。遇到雪崩时,使用者拉下自动充气装置拉绳,气囊开始充气,为使用者提供头部保护,保证使用者在随崩塌的积雪下落时不发生翻滚,头部始终向上。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者头部受猛烈撞击而昏迷。据统计,雪崩遇难者中约20%死于昏迷。这整套气囊重3公斤,颜色鲜艳,便于救援搜寻。一旦被埋在雪下,气囊中储存的约150升空气可作氧气补给,延长使用者存活时间。

  ※美国提前准备

  美国各地政府应对暴风雪的最普通“技术”就是提前准备。

  暴风雪来临前,纽约市政府会建议当地居民在周末将车辆停放在远离主干道的场所,以方便扫雪人员迅速清理主要路面。纽约政府还会让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在肯尼迪国际机场,每小时清除500吨积雪不成问题。

  华盛顿市政府也警告说,如果把车辆停靠在主要街道阻碍政府、卫生和商业部门交通,司机可面临250美元罚款,同时还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车费用。波士顿等东部主要城市着手为需要者提供栖身之地。费城市政府敦促当地居民帮忙查看近邻亲朋中的老年人,确保其温饱不受暴风雪影响。

  防灾救灾“独招”

  ※俄罗斯应急部门管得宽

  紧急情况部是俄罗斯几大强力部门之一,它的全称是俄联邦民防、紧急情况与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是俄罗斯效率最高、最忙碌的部门之一,它不仅要负责俄境内的救灾工作,还要向美国新奥尔良灾区提供援助、帮助阿富汗战后重建;俄境内出现恐怖活动,这个部门也首先赶到现场救援。此外,紧急情况部还要负责教育国民如何应对突发危机。

  ※新加坡救灾看重志愿者

  新加坡民防部队是国家紧急预案处理的先头部队,承担着提供消防、救护、营救、强制执行消防安全法规等一系列职能,由正式官员、专职国家公务员、民防公务员和志愿者组成。民防部队可以调配军队支援、国民动员、物资调配、信息传播、医疗救护等各种支援。一旦国家发生灾难或战争,民防志愿者还可立即转为全职民防职员或国家公务员。

  ※英国气象预警是重点

  英国应急防灾机制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一旦发生灾害,英国政府会调动所有应急机制提供急救和支援。英国气象局将“全国恶劣天气预警服务”作为工作重点,该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因特网、电台和电视台向英国13个区域提供极端天气信息。

  ※日本教育国民投入大

  近年来,日本成立了“防灾省”,中央政府设有防灾担当大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防灾信息系统及应急反应系统。由于地震频发,不少日本人都经历过地震,在震后能够保持镇静,得益于日本长期投入巨资进行的国民教育。日本全国各地的地震博物馆都免费开放,市民们能够亲身体验到6级地震发生时的状态,并学习应急对策。常年宣传普及之下,日本人在起居生活中都格外注意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德国救灾经费靠保险

  德国的灾害预防机制由多个担负不同任务的机构有机组成。救灾所需的经费,主要由保险公司、红十字会、教会和慈善机构承担,联邦政府承担的部分相当有限。德国也很重视普及、加强公众防灾意识,在中小学开展灾害预防教育。同时德国还重视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工作。

  ※法国发布气象安全图

  法国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强调公众知情的重要性。灾害发生后,政府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法国气象部门建立起气象预警机制,发布全国“气象安全图”,将天气情况分为四个安全等级,每天至少更新两次。除通过互联网外,气象部门还通过电话应答和电子查询系统自动播出危险警告,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提供气象信息,并发出警报。
时间:2008-10-30 21: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cccw | 2011-4-18 21: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7楼]
有借鉴价值!好文章!
作者:219.14…时间:2009-03-09 20:46

[8楼]
中国是不管,出了重大问题领导慰问了事.中国的做法最经济.
作者:220.17…时间:2009-09-11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